心理资源

你是隐形焦虑者吗?
关注:636 次  

焦虑是一种很吊诡的东西,当你越是想要避开他、利用切割、消减的方式让它消失,只要你没有触及那最核心的议题,它就越是会默默的增长,并且影响、扩散到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事情会这样,都是我害的”,“我不可以停止努力,因为停下来,一不小心就会被被人给取代“……


这些都是隐性的焦虑。我想你大概早就知道,很多焦虑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焦虑是从何而来?让我们想想下面几件事:


“家和”,真的万事兴吗?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没事的夫妻或亲子,是真的没事吗?

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家人失望?

你家里面有所谓的“好人”吗?

总是事事替其他成员着想的他们,真的过得好吗?


你家的书柜大概再也不缺任何一本责怪你爸妈的书了。不过,在了解那么多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伤口之后,你真的有“变好”吗?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知道你自己大大小小的创伤和状况,但却还没有“变好”?或许,其中一种可能是,你并没有真的“懂”,那些伤口来自于哪里。


 需求没有被父母回应 
有些孩子是“再怎么叫都不会有人听到”的,他们渴望的东西往往很简单,但却总是被“别想太多,乖乖读书”或“走开啦,没看到我在忙吗?”等等忽视的话给跳过,在一个空壳子家庭里长大,外表活得很好,但心理却很匮乏。

 高度敏感的孩子 
你一定听过一种说法是,当家庭冲突不断的时候,孩子就会过度早熟。但我认为比较贴切的说法是,在高度情绪张力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就感染父母身上的焦虑,或是把原先属于爸妈的责任,以为是自己的责任。长大之后,心里面就会内建像开机音乐一样永久保固的声音“我们家会这样,都是我害的……”、“是不是我要求太多?如果我不出生就好了……”、“我得把一切搞定,不然就糟糕了!”

家庭有灾难或创伤 
大的创伤如父母离异、家庭破碎、或是目睹家暴、家内性侵等等,一般的慢性凌迟如重男轻女、以偏概全、偏心手足等等,都会让孩子怀疑──我真的是值得被爱的吗?如果我值得,那为何我这么努力,你们却不爱我?

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和家人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矛盾,“相爱又相恨,彼此了解却又宁愿陌生”,这种矛盾形成一种“陨石坑”,那些不被满足的、曾经失去的、没有被看见的、没有被好好照顾的,就像是一个洞一样,而且是具有引力的洞穴,你越是让自己假装看不见,眼睛业障重,就越是会在你心中的一个角落默默地和你招手。

那些过去没有被好好回应的需求,它会吸引各种渴望、你会不知不觉地哀悼过去,掉进思考的漩涡里。你可能反覆遇人不淑(强迫性重复)、困在同样的症结点当中无法脱出。

我们常常以为,焦虑是父母给我们的。但实际上,他有可能是小时候的成长经验,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父母”,并不是父母真正的样子。我们真正要做的,并不是杀死它,是看见它。

当你开始观察他,了解他的位置,什么时候会出现,告诉别人有关他的故事,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诉说、一次又一次的看见,只要不要残忍地一刀戳进核里,强制他死亡,这样的温柔,反而能够让你的人生长出肥美的肉。总而言之,它是一种就算你没有投资,他也会被预设在左键的技能。不过,随着你慢慢长大,焦虑会“转职”成各种不同的形式。


 01 

焦虑类型

能力有限的焦虑


“为什么你无法达成我的要求?”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是来自于无法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我们总是希望身边的人可以完全满足自己,或者是自己可以满足其他人的需求,而无法达到的这种挫折,又会让我们感到焦虑。


能力天赋:无法接受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常常拼命拼到命都快没了。无法接受别人能力有限,所以常常逼逼~逼逼逼到别人都疯了。试图掌控一切,并以为这是一种爱与在乎的方式。


武器由于无法接受自己和别人的能力有限,用各种方式希望对方填满自己内心的缺憾。


必杀技:搞得好像全世界都会对不起你一样。


有些时候,在感情里面的那种“不被满足的难受”,其实是连同过往原生家庭的帐,一起算到伴侣头上。可是,我能不能够有一种对自己的善待:接受自己和对方,都是有限的。没有人是超人,当你愿意接受身边的人和自己都是有限的,反而才能够创造更多无限。


 02 

焦虑类型

幻想世界的焦虑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世界还是有极限的,发现没有人可以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就开始学会二阶的技能“幻想”。


能力天赋:当别人不符合自己期待时,用想象解决“需求没被满足”的焦虑。当自己不符合自己期待时,用幻想解决“自己不够好”的焦虑。


武器:创造出一个亚空间,在想象中杀死自己又爱又恨的人。不真实地伤害到对方,但又可以泄心头之恨,缺点是梦醒之后,发现还是一样空虚。


必杀技召唤术,当爸妈让自己失望时,可以在脑中创造出一个可以抚慰自己的爸妈,自己摸摸自己的头,安抚自己。然而过度施放此招可能会产生“罪恶感反噬”的效果,产生一种焦虑是:如果我真的不需要我爸妈了怎么办?。


这一种焦虑怎么来的呢?有一天我们开始发现,原来自己和身边重要的人,能力都是有限的,这个有限让我们产生一种焦虑,是我们很早就学会用幻想来排除焦虑,例如透过吸手指头来抚慰自己没有办法获得妈妈奶水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会和兄弟姐妹们拿着玩具在双人床里面跑来跑去,假装我们是船长正在航海当中,然后假装有海怪来、假装快要掉到海里,抓着双人床的护栏,很会演──我们用想象化解了“爸妈无法带我们去航海玩”的焦虑。


小幻想怡情,大幻想就不一定了。长期幻想是会让人焦虑的。当父母很忙的时候,你发现可以透过幻想来满足自己“想要去玩、航海”的需求;又或者,当你很恨父母时,却又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想象中杀死父母,那种“竟然可以比父母还要强大”、“我竟然可以不需要他们”的焦虑就会油然而生。



 03 

焦虑类型

攻击所爱的焦虑


能力天赋:当渴望落空的时候,会升起“想要攻击对方”的冲动。当你爱的人并不如期待中一般地爱你时,就会想要干脆“毁坏一切”、玉石俱焚。


武器:他们有一种矛盾的心情,想要攻击所爱但又不敢攻击所爱,怨恨深到想要拿刀戳对方把对方杀死,但又被很多声音绑住自己。


必杀技:“具象化”,矛盾地想要攻击所爱,却幻想成所爱的人想攻击自己。


 04 

焦虑类型

否认现实的焦虑


那些让你觉得相当痛苦的人,一辈子都不想见到的人等等,你心里可能对他们有很深的爱的渴望。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有些说不出口的“我恨你”,其实真正想说的是“我爱你”。“你不会记得我”*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其实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我希望你能够记得我⋯⋯”“我从来不知道你是这种人”他的意思可能是“我本来希望你是那种人”


能力天赋:拒绝承认失去,当伤害发生的时候,用防卫或否认的盾牌不让感觉靠近。


武器:只是害怕受伤的人,往往也无法真正享受快乐。因为我们无法只关闭一部分的感受,当你关闭受伤的可能,你也关闭了感动的可能。把“伤害自己的人”分割为二。


必杀技:否认感觉到、看到、知道的事情,眼睛业障重,反正挡住就不痛,牙一咬就过了。然而,否认本身也会有焦虑。当你长期把那些想说的话压抑在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蠢蠢欲动的能量,扩散到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05 

焦虑类型

A等同于B的焦虑


能力天赋:小时候怨恨谁,你不会真的去打他,而会打你的小熊布偶,这其实就是一种A等同于B的技能。将过往的经验和当前经验做等同,甚至会操纵眼前的对象去填补过往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武器:将过往未满足的需求投射到对方身上,来“重现”过往的依附需求。


必杀技:A等同于B几乎是封顶技能,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些东西,全部都可以用这个来解释。


—家庭复制:爸妈有一些很讨厌的个性,让你嗤之以鼻。但吊诡的是,你越是不想表现得和爸妈一样,就越会和他们表现得一样。


—代间传递:爸妈之间的关系,让你觉得很受伤,并且不想要和他们一样。你讨厌像父亲一样酗酒、打老婆、不懂得体贴的男人,但神奇的是,你还是会找到一个父亲一样的人,重复一样不稳定的婚姻感情关系。还记得前面谈到的陨石坑吗?陨石坑的引力就象是流沙,越是阻抗,越容易被吸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痛苦当中,我们往往会获得某种熟悉的安全感。


—强迫性重复:爱过几个不同的人之后,都会发现他们身上总是有某一种相似的影子;每次都告诉自己说再也不要爱上这样的烂人了,却一直爱上类似的人。


凡此种种,都是你将过去没有解的伤痛,和现在做一等同。所谓长大,就是学会“眼前的对象”,并不等于“以前的对象”。而在这个等同和不的领悟当中,我们慢慢学会和焦虑一起生活。

 


表达是所有痛苦的解药


觉察:什么时候你会感觉到焦虑?试着留意你身体或情绪有反应的一些时刻。


聆听:你焦虑的时候,会有哪些反应?特别是和哪些人说话的时候?你的身体或者是情绪想跟你说什么?


表达:你可以利用书写、日记、或者是和信任的朋友表达的方式,把你的焦虑说出来。


“等等,难道心理师们都没有新招了吗?觉察、诉说写日记,还要等到你来说吗?每本书最后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跟我有一样的质疑,我建议你反过来想:这么多的书,这么多的心理师都建议类似的事情,那表示什么呢?如果你早就知道这些事很重要,那为什么你没有做呢?


很多事情说出来之后,你就不一定真的要去做了。毕竟真正痛苦的并不是需求没被满足,明明知道自己没被满足,却还要深深地把它压抑着。当焦虑被说出来之后,通常有三个效果:


事情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

因为它们被看到了,就不会再默默的扰动着你。

你不用真正去“做”幻想中的事。


感、听、说几乎是每一个人、每天,都可以尝试的练习。或许,修复家庭的伤口并非一朝一夕,当你愿意静下来多听听自己的声音,你就会发现一直以来让你沮丧的并不是人生本身,而是自己的焦虑。


而当你开始练习表达自己的情绪,你也会慢慢有一种“认了”的体悟:焦虑不会消失,只能共处。这可能是一辈子的路,但只要开始走了,就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