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源

孩子“听而不闻”,家长需注意三方面
关注:1164 次  

 


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到:

“跟孩子说话,他总是不能理解我们想说什么,不知道是我们说的不清楚,还是孩子根本就没有在听我们讲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给孩子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孩子听习指令的第一步。


 


给孩子充分的反应时间



很多家长不是不会下指令,而是在给孩子下过指令后,看孩子没有什么反应,就立即在下第二遍或者马上就给孩子辅助。这样下指令的后果就是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什么都不会,家长也会来帮助他们的。


所以在给孩子发指令时,家长要遵循“指令—反应—结果—停顿”的原则,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反应,发的二次指令一定要与第一次的指令是同样的。并且孩子无反应的时候,在二次指令发出之后5秒钟后,若是孩子没有反应再进行辅助。

 

 

指令要结合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下指令并不是很刻板的一件事情,他们现在学习的每一项内容都与家庭生活离不开。所以,在给孩子下达指令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情景让孩子学习,如:这个时候要吃饭了,我们可以让孩子听指令“拿碗,搬椅子”等等一系列的与此时相关的活动。孩子要睡觉了,我们可以就“脱衣服、脱鞋子、上床睡觉”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既能看到又能听到,灵活多变的让孩子来学习,还会逐渐的提高孩子的配合意识,理解能力,听指令的主动性。但是环境不同,我们学习的内容会稍微的有一些调整,不能刻板,要灵活多变。


 

 

注重发指令时的细节



在给孩子发指令时,家长还要注重很多的细节,否则同样的努力却得到的是两个效果,如:需要走到孩子面前,弓下身子,得到孩子注意后再给与指令;使用简明的语言:例如:"把灯关上。"不用说成"宝宝你过去去把灯关上好不好呀?"指令就是指令而不是提问或商量。比如要求孩子穿衣,不要说"你可以把衣服穿上么?",因为如果孩子说"不可以"那指令就失效了;身体距离和声音音量都要恰当,距离太远或声音太小,孩子都是听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