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源

“借我的皮囊,承载你的想象”| 谈非现实亲密关系的实质
关注:2107 次  

文:麻新宇

 

最近工作和生活中都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某人(我们 用A 来表示)A在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后,失恋了,痛不欲生。觉得未来生活无望,失去这个曾经的ta ,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寝食难安,情绪起伏,内心空无,觉得怎样都放不下这个ta。两个人再次相处时,又感觉ta这不好那不好。细细问来时,A 说自己心里爱的死去活来,真接触起来,ta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这让人困惑了,到底是爱还是不爱呢?爱的话,这爱的是谁呢?


这种现象还是蛮常见的,举例为证:


1. 异地恋谈恋爱的两个人,各处一方,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恩爱多年,牛郎织女般和谐美满。当两个人在一起朝夕相处后,矛盾很快就呈现出来,最大的感慨是发现自己很不了解对方,也有最终分手的。


2. 相思恋一方惦念另一方,情意浓浓,心里设想过n多个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当真的见面或相处后,往往幸福感受会降低,像气球瘪了一样。相见(相处)不如怀念,由此而生。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那心里面爱的到底是谁呢?


不是现实的对方,是我们以为的对方,就像往对方身上加了件衣服,一件自己想象的满意的衣服,然后我们爱着这件衣服,而不是衣服里的这个人。当距离缩短,见到对方的真实面目时,我们会失望、抗拒、责怪对方为何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其实跟人家有什么关系!


这件“衣服”是什么?往往是我们经历中,尤其是早期经历中所缺失的、未完成的并还在渴望的愿望。


假如你的生命历程中明显缺乏安全感、没有建立过足够的信任与依赖感、没有成为过任性的被充分照顾过的孩子、没有较好的处理过分离的丧失感、没有在青春期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没有在应该尝试建立自我的时期充分探索过自我,等等,你都有可能会为对方披一件你自己设计的外衣——不同内容,不容需求。


但多数情况下我们察觉不到这个行为——它在潜意识层面悄悄运作,然后在意识层面让我们体会到痛苦。觉察此点很困难,修正起来更困难,一般来说,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把这些缺失与需求比作是窟窿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别人是无法从外部完成填补工作的。这是过往经历的伤,需要我们从内部重新升起爱与呵护,建立与自己的情感链接,就像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懂得,理解,回应,接纳,允许,疼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