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源

我的女友在哪里
关注:8994 次  

我的女友在哪里

——一例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

     北京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王文遐

 

来访者是一位小伙子,今年25岁了,身体健康,自幼无重大疾病,家族里也没有过遗传病史。北方某中等城市人,计算机专科毕业,现在某传媒广告公司任计算机技术人员,工作较为稳定,收入尚可。在咨询师眼中,来访者个头中等,体型适中,相貌中等偏上,有些不善言辞,但能给人一种大大咧咧但不失年轻人朝气的感觉。父母都是城郊务农人员,个性比较本分,本人排行最小,有两个姐姐,分别大本人2岁和5岁,都已结婚了。

第一次咨询,咨询师向来访者大致介绍了心理咨询的性质、过程和咨询双方的责权利,以及咨询师本人的资质后,小伙子有点不太好意思地说出前来咨询的原因:今年25岁了,从没有真正谈过恋爱,这些年身边的同龄人纷纷恋爱的恋爱,有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而自己这两年相亲也有二十来次了,却始终没有找到稳定的女朋友,开始是家人着急,现在连自己也开始着急了。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怎么就找不到合适的女朋友?

关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的情况,用小伙子的话说,自己在家里从小就是被一群女人管大的。自述长得“还行”,并不“磕蹭”,上学时属于“闷皮”,成绩中等,目前工作稳定,经济上没有什么负担。人际关系一直普通,从上学到工作间或有一两个比较好的同性朋友,但是却一直没什么“女人缘”。中学和大学时都曾经对女同学有过好感,因为不知如何表达,加之感觉也不是很强烈,不了了之。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自己不善交往,和同事交往不多,同时也认为和女同事不合适处男女朋友。而平常认识人的机会并不多,也没遇上特别合适的。转眼到了245岁,还没有处过女朋友,家人开始着急了,张罗着给自己相亲,自己也觉得应该也很想交女朋友了,于是寄希望于能够借助这种方式找到合适的女友。没想到相了二十多次亲,其中尽管也有令小伙子心仪的,却没一次成的。小伙子心里很挫折也很困惑,想了很多,却仍然不知如何是好。

我听得出小伙子这些天一定对自己相亲的过程进行了反复的琢磨和“分析”,便请他说说自己对这些次相亲不成功的分析。果然,小伙子很痛快地说,这二十来次的相亲,有一半是自己没看上对方,另一半自己觉得不错,有几个真觉得挺喜欢的,但其中有一些估计对方看不上自己再没见过面,其他的又见过两三次面,对方便或者直接拒绝或者不再回应,没有了下文。自己总结对方拒绝自己的原因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是没有感觉;二是觉得自己不够成熟,比较粗心,不会关心人。“没感觉”也就罢了,后一个理由小伙子自己却也非常认同:“从小什么事儿我妈和我姐都给我想到了,根本不需要我去琢磨,所以说我也习惯了不太注意别人需要什么,这方面确实很粗心,不太会关心人,连我爸妈,我姐有什么事我也不会去主动关心。可能因为这个,也显得不成熟,不会讨别人,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吧。”说到这里,小伙子语气显得很苦恼。

咨询师详细了解了最后一次和相亲对象交往的状况,证实小伙子对自己的这个判断是基本准确的。在约会的过程中,得知对方感冒了,小伙子并没有特别的表示;由于不知道该谈什么,于是大谈自己的兴趣,并没有关注对方是否感兴趣;并且在两人聊天过程中,还是姑娘自己去买了一瓶水来喝,虽然小伙子反应过来后抢着要付钱,却也被姑娘拒绝了。

谈话进行到这里,大致清楚了小伙子的问题和困惑。

在小伙子的成长经历中,由于家庭的客观环境,接受别人关心和照顾远远多于自己给与他人的关心,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模式,为他人考虑的习惯比较弱,这恰恰是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小伙子这部分的社交能力具有“先天性”的欠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如鱼得水般顺畅的人际环境,而人际交往的首要原则是交互原则,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证实,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接纳和喜欢我们,喜欢的前提是我们也要支持、喜欢和关注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

虽说恋爱关系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其特殊性,但归根到底还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小伙子的问题尽管表现为找不到合适的女朋友,然而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加之其从小在妈妈和姐姐们的呵护下长大,对异性的好奇心相对比较少,即使在青春期也没有出现强烈的好奇心,缺少与家庭以外的异性交往并发展亲密关系的机会和经验。同时不善与人交往的性格,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模仿和学习的机会,造成这部分能力显得比较薄弱。

分析到此,我决定从上述几点上入手,根据小伙子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和其目前的心理承受能力,用认知行为主义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其进行调整。

小伙子有比较好的反思和领悟能力,能够找到一些自己的问题所在,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求家人的支持和心理咨询等专业渠道的协助,也有比较强烈的求助动机,对于这些我给于了充分的肯定。

经过一起讨论他的困惑,小伙子表示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上面的分析。

此时,我提出问题:“你对困扰自己的问题有了一些结论,通过刚才的讨论是成立的。那么,得出结论后,你自己为此做了些什么呢?”

小伙子显然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犹豫着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说自己虽然觉得问题可能出在这里,实际行为上却什么也没做。即使现在通过讨论更加清楚了问题所在,却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那您觉得我该怎么做呢?”在咨询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非常多见,尤其是一些想了很多却缺乏行动的来访者。

我把话题牵回小伙子自己身上,提示说:“您刚才说,即使对自己的父母和姐姐也不会主动地关心,那么一定是对这方面有所感触和有所思考过的,是吗?”

“啊,我可以先从这里开始学着关心别人,先从家里人开始,对我爸妈和我姐多关心一点,您说是不是?”

我非常赞同,并向他解释,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行为能够改变性格”,人们可以通过新的行为的产生伴随着新的情绪的改变,继而产生性格的调整。而先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无疑将会是一个比较轻松和容易的开始。

学会关心别人,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需的,小伙子需要补上这一课。然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情感和行为模式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改变必然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其过程也不会非常容易就能完成。既然如此,如何处理眼下找女友的“紧急问题”呢?听了我的解释,小伙子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我根据行为主义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引导小伙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有一条“捷径”,便是观察、模仿和学习别人的行为,尤其是对具有相似背景和同一类型的“同质”人群的模仿学习。再一次我把话题牵回小伙子说过的事情上,提示他既然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大多都在恋爱,有的已经结婚,那么这种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条件是具备的,不妨从这里入手。

第一次的咨询在此基本结束。我们商定进行几次连续的咨询,咨询目的在于改善小伙子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和异性朋友建立较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小伙子随后连续进行了数次咨询,咨询的内容集中在认知调整和人际交往的行为训练上。其间小伙子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位比较心仪姑娘,两人初步建立起较为亲密的联系。在最后一次咨询中小伙子表示自己清楚了很多,也清楚了自己要怎样开始做改变,提出暂时结束这一次的咨询。我再一次提醒小伙子,改变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短暂的过程,会遇到困难,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随时欢迎回来继续我们的咨询。

在本案例中,来访者人格基本健全,智力正常,我了解到其与父母与姐姐的关系基本属于没有偏离常态,来访者目前的问题属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因此使用认知行为的方法为其作调整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效果。当然,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不可能通过短短几次的咨询就得以消除,情感模式、人际交往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一定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咨询中我反复让来访者了解这一点。这一次的咨询结束后,我一方面祝福他能够早日牵住这位心仪的姑娘的手,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天来访者愿意继续探讨和解决自身更深层次的问题和困惑,我也将愿意继续陪伴。

 

                                            (原文发表于《人生》杂志,作者有所改动)